您现在的位置:网站主页

文明聚焦

修文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来源: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640.webp.jpg

谢国波在修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1日在修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谢国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围绕“一个中心、四大战略”,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全县上下闻令而动、踔厉奋发,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201.59亿元,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亿元,增长1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59亿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84亿元,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8亿元,增长3.2%。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569.05亿元,增长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708元、21943元,分别增长4.1%、7.6%。获评国家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贵州省园林县城、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入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在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百强榜单中列第24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型提质、多元发展,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全面深化与市属平台公司合作,装配建筑绿色产业园加快推进,东方风电贵阳基地首台套机组下线。开工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22个,建成投产15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完成工业投资27.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分别增长70.7%、14.6%。开工标房34.6万平方米,建成21.06万平方米,2022年及以前建成标房使用率90%以上。收储工业用地1092亩,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实现零突破。35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2个、国家5G工厂名录1个。新建5G基站277个,总量达1091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7.16%。新增创新型企业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文体旅多元融合。完成王阳明纪念馆提升改造,河畔心院项目开工建设。桃源河景区入选省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苏格兰牧场获评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实施文化类项目46个、全民健身工程21个,建设文化长廊10公里。举办各类文商体旅活动100余场,研发文创产品30余种,接待游客人次、综合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3.15%和31.44%,过夜游客增长71.9%。新增1个省级、4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大木村获评全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商贸物流蓬勃发展。推动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深国际物流贵阳总部、网营物联、畜禽肉类冷链储备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增A级物流企业1家。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交易农副产品145万吨,完成交易额117亿元,被商务部评选为“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打造“居夷集市”、扎佐好吃街等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元。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云仓建成运营。网络零售额达2.57亿元,增长13%。

  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城镇发展提能转型。城镇空间更加优化。完成县级和启动7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0.11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万余人,城镇化率达47.58%,提升1.06个百分点。城镇功能更加完善。贵金古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乌长高速节点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完成朝阳村至索桥村公路改扩建工程。大河至红竹公路入选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6个86公里。建成栖凤路北延伸段等市政道路4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750户、老旧小区改造2162户,新增公共停车位1046个。阳明文旅城、峰瑞·卓越荟等项目有序推进,交付商品房55万平方米。完成住宅“保交楼”1233套。建成保障性住房102套。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完成4个公园提升改造。新增城市绿地6.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提升至35.37%。打造精品示范街2条。新建、改造城市公厕3座。综合治理城市窨井盖2100余座。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建成投用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取得新进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综合测评列全省第7、全市第4。

  一年来,我们坚持衔接转换、示范引领,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顺利通过省级考核评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9286元,增长15.08%,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动态清零。农村脱贫人口巩固率100%。示范带动成效明显。完成1个省级、1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创建。投入各级衔接资金6566万元,实施项目174个。盘活农村闲置低效项目33个。谷堡镇获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大木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获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青山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现代农业发展提速。完成粮食播面19.98万亩,产量6.73万吨。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9%。完成猕猴桃提质增效5660亩,“修文猕猴桃”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推进京东生鲜村、京东农场示范基地建设,“安慕希·修文猕猴桃”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完成蔬菜种植40.81万亩次。出栏生猪22.97万头、肉牛0.63万头、家禽83.98万羽。全省首个生猪“院士工作室”落户修文。农村“五治”深入实施。完成农房抗震加固改造450户,实施宜居农房建设3400户,拆除农村危旧房193栋。实施谷堡水厂、六桶应急供水等工程,巩固提升13万人饮水安全。除险加固山塘、水库5座。建成扎佐污水处理厂(二期),提升改造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成6座集中式、842套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新建农村户厕538户、公厕2座。建成投用龙场、扎佐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提升改造久长垃圾中转站,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6.29%。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1095个,农村垃圾减量88.45%。建成农村生态公益性公墓18个,规范集中安葬点379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000余户。“红黑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滥办酒席得到有效遏制。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提振信心,发展活力全面激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增市场主体6034户,总量达43468户。加大“贵商易”“招商易”推广力度,梳理上线惠企政策700余项。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融资3.21亿元。引进优强企业30家,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5.49亿元。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面推行“五个一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全省通办”事项1632项、“跨省通办”事项514项。设立园区政务服务中心,48个涉企基础事项、16个特色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推广“三分一保”模式种植8500亩。开展“四自”模式试点12个。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151栋。试点推进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的村占比达50%。

  一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守牢底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有力有效。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划定岩鹰山石坝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完成洒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8平方公里。河流地表水出境断面和饮用水达标率保持100%。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率100%。生态建设保护增绿增效。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实施环评审批项目38个。“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解决涉河突出问题260余个,完成营造林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56.12%。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典型案例通报问题整改销号,交办信访件全部办结。绿色低碳发展卓有成效。修文经开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统一食品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绿太阳、炬光电力、申发钢等3家企业获省级绿色工厂认定。装配式建筑占比42%,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80%。绿色家庭占比82%。建成海绵城市1.5平方公里。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更具质感。完成民生实事办理38项。财政资金用于民生社会事业支出17.52亿元,占比达74.27%。就业创业充分高质。新增制造业产业人才1009人、大数据人才531人、农村实用人才2028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979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4217人,城镇新增就业609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16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入园入学保障有力。建成修文八幼,新增学位360个,启动修文六中建设,实施校园维修改造项目30个。成功创建市级品质校8所、实验校7所。学前教育普惠率97.18%,义务教育巩固率111.3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27%。修文一中被授予“贵州省传统文化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在国家基准定额基础上上浮200元/生/年。医疗医保优质优惠。顺利通过省级健康县评估。完成妇幼保健院、阳明洞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改扩建7个村卫生室。新增托位数21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25个。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兑现待遇4.39亿元。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发放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4.03亿元。完成低保、特困、残疾人护理补贴提标,实现与主城区标准统一,发放城乡低保及各类救助资金5050万元,惠及群众10717人。完成7个村(居)养老服务站建设,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59%。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用好用足中央、省、市政策支持,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守“橙”目标顺利实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常态化“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98%。推进平安修文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67%。建成应急广播终端1008套,实现村(居)全覆盖。实施烈士陵园维修工程。完成第五届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申报,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纳入全省先行点。阳明文化园被命名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更加浓厚。外事、侨务、宗教、统计、审计、气象、科协、计生协、文学艺术、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工会、青年、妇女儿童等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认真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依法行政,法治修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345热线平台反映问题全部办结。各类文件、会议持续压减。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推进各级督查、审计、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成效不及预期。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关联度不高,产城融合水平较低。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不足,招商引资竞争力不强,项目推进瓶颈制约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巨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依然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重道远。一些干部系统性、全局性、预见性、创新性思维缺乏,法治观念淡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工作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庸懒散软浮推”等作风顽疾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决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敢闯敢试、乘风借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穷尽一切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抓产业、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的良好氛围,跑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按照做强“五大功能”要求,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增强发展后劲、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行动修文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4.4%、7.8%、5.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8%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调控范围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树牢产业思维,坚定迈出新型工业化新步伐。旗帜鲜明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态特色食品、清洁能源三大领域,用好“六抓”方法论,提升产业层次,做大产业体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主一特”引领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以智能制造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完成“一主一特”产业“一图三清单”编制,完善“两图两库两池”。引进“一主一特”及配套服务企业10家以上。增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动能力。推动贵州轮胎四期项目建成投产,引导关联产业配套,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持首钢贵钢新产品开发。推进装配建筑绿色产业园二期建设,引进落户高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项目,带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式发展。加快山地农机产业园建设,持续开展产业招商。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增长8%以上。引导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德保贵州供应链总部、贵州省菜字头预制菜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美宜佳贵州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建成投产项目5个以上。推动贵酒三期项目建设,支持“好一多”开发“修文猕猴桃”系列产品,与知名文旅IP合作联动。建成畜禽肉类冷链储备一期项目,支持养心食品、黔康肉食品、贵阳富源等企业发展。加大“扎佐蹄髈”“马辣”等品牌培育力度。规模以上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达43亿元,增长7.5%以上。

  绿色经济增强产业后劲。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和资源,大力推动绿色经济修文实践。把握“双碳”政策机遇,推动风、光、水、生物质、储能等领域加快发展,重点推进贵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屋顶光伏、狮子腰、高仓风电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探索地热能、林业碳汇等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力推动东方电气风能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年内达产,加快构建以东方电气为链主企业的风力发电设备智能制造产业链。抢抓“电动贵州”政策实施机遇,支持炬光电力、金峰电缆等企业为充电桩、充换电站建设进行配套,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推进节能降碳绿色生产。支持贵酒、光正制药、鑫睿材料、富源饲料等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新增认定省级绿色工厂1家以上。推进修文经开区申报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持续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保持在80%以上。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以上。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按照“存量发力、增量出力”思路,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上云”步伐,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增规上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完成工业投资32亿元以上。数智驱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修文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板块招商力度,引进落户科技创新型项目5个。推动海大智海等企业产品创新和智能化改造。实施“万企融合”赋能行动,推动“好一多”数字集成管控系统等建设,打造融合示范项目2个,实体经济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指数达50以上。新增5G基站100个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500万元以上。创新驱动助力产业提质发展。支持绿太阳、同济堂等企业扩能扩产,医药业产值突破14亿元。加快新型建材产业园落地建设,支持华兴瓷业、金久水泥等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区域联动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年丰纸品、万隆印务等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定制销售等环节打通区域内循环,打造智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园区提档夯实产业载体。完成修文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深化修文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标准地出让和混合用地改革,探索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弹性出让方式,推进“开发区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创新,提升园区亩均产出效益。完成贵轮大道建设。建成投用西部物流大道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维修污水管网15公里。新建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以上,已建成标准厂房入住率动态达90%以上。收储工业用地500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00亩以上。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电网建设,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二)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产业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三资”回答好“三问”,持续开展产业大招商,深化项目“三库三机制”,以项目为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

  着眼全局谋划项目。围绕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谋划项目,充实更新项目储备库,确保储备项目400个以上,投资规模1500亿元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专项债、“四化”基金等资金支持,重点突出“三大工程”、综合管廊、产业设备更新,以及“小而美”民生项目,年内争取各类资金2亿元以上。推动项目审批、水保、环评、能评等事项联动办,提升项目“成熟度”,申报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力争纳入省市重大项目库项目27个,年度完成投资15.6亿元以上。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源头上严防“三边”工程、“三个工程”、新形象工程。

  发挥优势招引项目。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树牢“以资源引资产、以市场换产业”理念,深刻分析产业特征,提升招商引资质效。链式发展突出“延”链,聚焦轮胎智能制造、清洁能源设备智能制造、装配式建筑研发生产加工等产业,用好“贵商易”“招商易”平台,充分发挥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等优势,围绕“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中、下游精准招商。集群发展突出“拓”群,聚焦预制菜、休闲食品等产业,灵活运用标房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大力招引成长型企业,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集聚发展良好局面。引进优强企业30家以上,完成产业到位资金48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占比60%以上。建立民间资本投资项目库,定期发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项目信息,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投资,民间投资占比40%以上。

  做强保障服务项目。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机制,围绕“招商、建设、投产”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做好地、房、人、电、钱、证等要素保障。建立企业、项目问题清单,“一企一策”“一项一策”妥善处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清理项目违法用地,坚决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项目用地。持续推进“政银企”合作,开展常态化精准化融资对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持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探索“人才+项目”互促引才模式,全力解决项目“用工难”问题。

  (三)深化业态融合,促进市场消费提质扩容增效。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紧盯市场需求改善服务、丰富业态,推动文旅大融合,进一步提振和拉动消费。

  深挖阳明文化地域基因。加强阳明洞、玩易窝、三人坟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启动阳明文化园核心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阳明文化赋能“15分钟生活圈”建设,推进红色文化、知青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阳明文化名城。加强与孔学堂、阳明祠联动,优化运作“阳明文化+”精品旅游线路5条以上,推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研学运营机制,开发阳明文化“数字”应用场景,组织阳明文化文创大赛,新增文创产品10个以上。支持县内研究机构、研学团队规范开展研学游活动,打造阳明“心学”研学品牌,接待研学游客30万人次以上。

  以旅游激发消费增长潜力。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推动交通、餐饮、住宿等业态、配套持续完善,激活旅游消费市场,综合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推广幸福旅居“8+1+1+N”模式,推动“旅居生活”市级示范项目建设,新增星级(标准级)以上民宿(农家乐)10家以上,培育发展旅居民宿60栋以上。赴重庆、湖南等目标客源地宣传推介5场以上,多渠道推广“旅居·心修文”品牌。推动阳明文化园、野生动物园、苏格兰牧场、圣益度假区提质改造,支持苏格兰牧场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丰富文城逸都商圈、居夷集市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接待过夜游客增长10%以上、人均花费增长7%以上。策划新春年货节、避暑消费季、金秋购物节、暖冬消费季、路边音乐节等系列促销活动不少于50场次。

  推动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持续打造贵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深国际、网营物联二期等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发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流通平台作用,搭建本地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打造“黔货出山”桥头堡。引进美宜佳、凯辉、24客等品牌,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5家以上。加快健全县域商业体系,推动农产品上行和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服务下沉,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严厉打击食品、农资、日用品、保健品等领域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新增“四上”企业26户以上。实施电子商务“十百千万”工程,培育电商畅销品牌5个以上,新增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店铺20家。

  (四)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品质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优化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综合服务功能,持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

  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完成7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5个街道中心区域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建设,完成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城市“南进”步伐,推动职教产业园、外国语学校、体育中学等项目建设。推进“乌长”高速(修文段)建设,建成“贵金古”高速修文西站连接线,完成龙扎线、扎久线(延伸段)建设,探索构建与“观白中心”同城化公交体系,加速融入贵阳主城都市圈。统筹空间开发保护,持续推进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强化规划执行监督,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稳步推动人口向县城和重点城镇集聚,新增常住人口8000人以上。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巩固提升3个“15分钟生活圈”,新增生鲜超市2个、公共停车位476个,改造老旧小区127户、背街小巷1374米。启动城东片区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建成雨水管网11公里、污水管网8.5公里、燃气管网11公里。建设城市公厕5座。推进新时代建设领域“三大工程”。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0套,租赁补贴保障450户。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库,推动亲亲田园、幸福村民宿、大石养老院等设施向“平急两用”功能转换。大力发展避暑康养旅游地产,推进峰瑞·铂悦荟、中铁阳明文旅城、河畔心院等项目建设。加大问题楼盘处置力度,完成天悦湾、新都口岸二期交付。完成已售商品房交付30万平方米。

  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推进城市运行管理系统迭代升级,加快智慧交通系统等项目建设,实现城市运行更高水平“一网总揽、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共享”。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打造园林式居住小区(单位)5个,提升改造“口袋公园”2个。常态化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和保洁管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区道路冲洗率均达85%以上。完成白龙路沿线广告牌清理规范。创建户外招牌示范街5条。整治城市易涝点2个,综合治理城市窨井盖1000个。提升改造2条背街小巷亮化设施,市政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项目55个86公里,打造美丽农村路4条62公里,规范县城交通信号灯管理,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突出开放包容,增强改革动能激活发展潜能。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解难题,汇聚改革合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经济开放度与活跃度。

  推进实施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财政绩效管理,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实施资源资产分类盘活处置,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系,切实守护好、发展好、监管好国有资产。稳妥有序推动县属融资平台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推进“四块地”改革,积极稳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推动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多点突破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群众获得感。

  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开展民营经济满意度测评,落实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以最佳环境、最优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五个一办”,全程网办事项清单100%落地落实。全力打造集商务服务、诉求接处、政策兑现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之家”。提质改造村(社区)便民大厅2个。加强“12345”便民热线、“贵商易”平台涉企信息推送和闭环管理。规范涉企收费,整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有效治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做到主动服务、无事不扰,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办事省心!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抢抓贵阳贵安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机遇,争取贵阳海关支持,有序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开放平台,加大外资企业招引力度,支持全时汇、森科投资2家外资企业开拓业务市场,实现利用外资“零突破”。支持贵阳农产品物流园、首杨果蔬冷链、永辉打造贵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东博会、广交会等展会,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鼓励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质行动,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提升“3+1”保障成效。强化就业和产业帮扶,中央衔接资金支持产业项目占比不低于65%。加大以工代赈等力度,让更多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人口收入实现“两个高于”目标,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量质并重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严守耕地保护目标。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万亩。持续推进“稻+”“玉米+”轮作,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6万吨以上。完成岩鹰山水库综合灌区项目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综合整治久长清江山洪沟5.46公里。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做实猕猴桃“土特产”文章,实施猕猴桃果园提质增效5000亩以上。完成蔬菜播面40万亩次、食用菌种植2500万棒以上。出栏生猪25万头、家禽90万羽以上。完成集约化育苗1.8亿株以上。持续巩固提升猕猴桃种质资源圃100亩以上。发挥好生猪“院士工作室”作用,打造全省生猪产业种业高地。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66%以上。加大农机研发推广力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稳定在60%以上。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发挥好龙头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作用,培育家庭农场64个、种植大户623户、专业合作社15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60%。

  深化农村“五治”建设和美乡村。新增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点1个、市级3个、县级12个,力争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打造市级农村“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带。实施宜居农房建设1800户,开展农村“空心房”拆除整治230栋(处),新增危房动态清零。完成岩鹰山水厂至六桶供水管线、久长规模化供水工程(一期)等项目建设,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60%以上。完成整县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整县提升工作,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外运减量保持在80%以上。新建农村户厕434户,完成问题厕所整改1000个。创建12个县级“移风易俗示范点”,新建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5个。用好“红黑榜”“星级文明户”等机制,推动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乡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七)狠抓治理保护,持续擦亮美丽修文生态底色。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一城一战一整改”,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精准管控,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7%以上。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持续做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实施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示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全覆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提升生态投诉问题办理质量。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做好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服务保障工作。

  抓好生态保护制度执行。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持续加大巡查和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长效化管理。完成5000亩国储林项目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6%以上。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8.5亿元。推进废弃煤矿酸性废水治理,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有序推进修文河、鱼梁河等流域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完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市级预审、省级评审。推进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申报创建国家级节约型机关,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优先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占比分别达74%、83%。

  (八)筑牢底线思维,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打非治违”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化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矿山、危化品、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全民安全素质,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以全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层层压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强化预警监测、应急物资储备、综合防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积极争取各类政策和金融支持,缓释债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化债的关系,推动债务和财政管理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强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的风险管控,加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守牢社会稳定底线。一体推进法治修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社会管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持续开展“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坚持定期听取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推动房开、征拆、“两拖欠”、涉农等领域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化解、有力有效处置。持续深化“平安修文”建设,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巩固禁毒“大扫除”成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线。

  (九)站稳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质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群众可观可感的要事实事,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质行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至60%以上。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公办强校”计划,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推动新高考综合改革实现有序衔接,持续提升高中升学率。推进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同规范发展。加快推进六中建设。统筹教育资源,新增学位2400个。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好“三名”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师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做好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人民医院、六广镇中心卫生院提标扩能,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新增医院床位150张。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新增智慧卫生急救站5个。免费提供孕产妇基因无创DNA项目检测1000例。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占比达60%以上。

  稳步提升城乡就业水平。大力实施就业稳岗计划,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700人以上,实现高校毕业生留修就业4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00万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新增引进各类人才2050人,人才总量突破3500人。聚焦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加大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为青年提供更多需求供给,努力让青年在修文更有为、更好成长!

  促进社会保障全面升级。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群体等重点人群参保。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6%、12%。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申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公建民营”。统筹做好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残疾人、城镇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户。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统一提高为130元,三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为70元。新建“儿童之家”7个。做好重要生产生活物资保供稳价。

  推进其他民生事业发展。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9个。延长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时间。建设多要素气象自动站2套。建设6个民族团结进步食堂。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巩固双拥创建成果,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扎实做好外事、侨务、宗教、档案、史志、气象等工作,努力把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各位代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府工作追求的目标。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强化自身建设,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人民所急所需所盼就是政府所系所担所办。我们要树牢为民造福政绩观。在工作谋划、政策制定、推动落实过程中,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坚决摒弃华而不实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防止虚报浮夸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要求真务实抓落实。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为基层、企业减负,让干部把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让企业把精力真正用在抓发展上。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大兴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推动历史遗留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我们要创新奋进谋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求新求变”打破“成规旧习”,敞开思想谋划新思路、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把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主动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聚焦新业态、新产业,创新方法路径,破解发展瓶颈,以“想干事、干成事”的激情豪气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历史使命感,在推进修文高质量发展中,牢牢把握主动权、闯出新天地。我们要节用裕民过“紧日子”。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将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为民惠民、促进发展的关键领域,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的民生效益,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各位代表,新年新气象,新图新画卷,唯有拼搏,方能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奋进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行动修文新篇章!



责任编辑:陈琴    

一审:刘珊珊  二审:王艳  三审:李忠玉